当前位置:首页 > 网络 > 正文

051驱逐舰(我想知道051级驱逐舰的具体资料和简介那位网友知道)

051驱逐舰(我想知道051级驱逐舰的具体资料和简介那位网友知道)

小编了解到很多人查询关于【051驱逐舰】的问题,所以整理了以下答案,看完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。

全文摘要:

(1)我国西安号106导弹驱逐舰的介绍

(2)我想知道051级驱逐舰的具体资料和简介那位网友知道(可以复制)

(3)驱逐舰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?

一、我国西安号106导弹驱逐舰的介绍

“西安”号(舷号106)驱逐舰系中国产第一代导弹驱逐舰——051型导弹驱逐舰的第二艘(北约称为“旅大级Ⅰ型”),大连造船厂建造,1970年9月于大连造船厂下水,1971年1月组建,1974年11月正式加入中国人民海军北海舰队战斗序列,1986年12月被中央军委正式命名为“西安”号舰。

该舰长132米,宽12.8米,桅高29.9米。动力装置为4台高压蒸汽锅炉、2台蒸汽轮机,7.2万匹马力,5台发电机组。主要武备系统有:双130主炮2座、双37舰炮4座、双25舰炮4座、三联装导弹发射架2座、12管火箭深弹发射炮2座、深水炸弹发射炮4座。

“西安”舰第十任,也是最后一任舰政委索德胜在“西安”舰退役降旗仪式上自豪地说,36年来,“西安舰”安全航行14.7万海里,航时11500小时,6次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,2次接待外国元首参观访问,先后参加南太平洋运载火箭飞行试验、“9010”实兵演习、“神圣——2001”等21项重大战备演习。服役36年没有发生一起重大事故和案件,实现零伤亡,这在世界海军主战舰史上是极其罕见的。

2007年9月29日,这一天历代西安舰舰员将永志不忘,叱咤海疆30多年的战舰告别万里碧海退役,同年10月22日交付武汉海军工程大学,成为教学实习课堂,用别样的方式继续为海防建设奉献力量。

排水量:3250吨(标准),3670吨(满载)

主尺寸:长132米,宽12.8米,吃水4.6米

主 机:2台锅炉,2台蒸汽轮机,72000马力,双轴

航 速:36节

续航力:2970海里/18节

编 制:280名(其中军官45名)。

导 弹:反舰导弹:2座三联装“海鹰”导弹发射架

火 炮:2座双联装130毫米炮

4座双联装37毫米半自动高炮

4座双联装25毫米高炮

反潜火箭:2具FQF2500型12管固定发射器;120枚火箭深弹

反潜深弹:BMB-2深弹发射装置4座,深弹投放架2座

“西安”号(舷号106)驱逐舰系中国产第一代导弹驱逐舰——051型导弹驱逐舰的第二艘(北约称为“旅大级Ⅰ型”),大连造船厂建造,1970年9月于大连造船厂下水,1971年1月组建,1974年11月正式加入中国人民海军北海舰队战斗序列,1986年12月被中央军委正式命名为“西安”号舰。

我是一名在武汉读书的西安人,昨天在长江上亲切的西安舰...他就像一位经历了百年沧桑的老人静静的坐在那里,虽说已经退役,但好像他又不服输,有点老当益壮的感觉.昔日的英雄告别了心爱的岗位,却又承担起另一份责任----教学.年轻的海军学院站在西安舰的甲板上努力的学习着知识,就像孩子们专著的聆听着战斗英雄讲述自己的故事.美丽雄伟的西安舰静静的停泊在平静的长江上,筑起了江城另一片美景.

我身边的一位小孩子,激动的喊着:"爸爸,爸爸,看那军舰好大啊".孩子不加掩饰的抒发着自己的兴奋.是啊,每一个中华男儿看到我们自己的军舰时都会有这番激动.回首历史,洋务运动中我们有了属于自己的铁甲舰,抗日战争我们用仅有的军舰以死抗争,解放初期几艘炮艇无谓强敌我们保卫祖国,是看今天我们的海军在不断壮大.西安舰退役了她带来的却是科技的发展,技术的革新.年轻的水兵舍不得他们朝夕相处的战舰.退役仪式时他们流泪了他们伤心了,但他们看到新的战舰起锚远洋时更欣慰了.

彼得大帝有句名言:“凡是只有陆军的统治者只能算有一只手,而同时还有海军的统治者才算是双手俱全。”北洋水师时我们就也用了这句话来激励我们.今天我们依然要用这句话来激励我们.亲爱的西安舰,你的过去参与了祖国的海防建设,你的未来还要注视着中国海军更高的飞跃.向所有中国战舰和所有水兵致敬!

二、我想知道051级驱逐舰的具体资料和简介那位网友知道(可以复制)

承包商:

701所,武汉

大连造船厂,大连

广州造船厂,广州

计划

中国在1980年早期向西方国家寻求帮助现代化它的051型(Luda级)导弹驱逐舰。结果,中国和英国同意采用英国的42型驱逐舰技术,包括“海矛”(SeaDart)防空导弹、战斗数据系统、山猫Mk8直升飞机和罗尔斯-罗伊斯(Royce-Rolls)TM3B气轮机。

166号“珠海”(Zhuhai)是被建造的051型系列中唯一使用051G型标准的舰艇

在1981年武汉造船所(701所)完在一个放大的051型驱逐舰的舰体设计,标准排水量4,100吨。被指定051S型,被计划配备有英国制造的系统和中国自行生产的YJ-8(C-801)反舰导弹和Yu-7(Mk-46)鱼雷。最初计划包括升级二艘使用英国制造系统的舰艇,后继至少另外中国建造四艘舰艇。

在1982年11月,中国和英国发展051S型驱逐舰签订官方合作协议。然而,051S型计划仅仅一年后在1983被取消,部分原因是昂贵的成本。

尽管051S型计划被取消,中国继续051型驱逐舰的现代化。在1987年该级105号济南(Jinan)进行的一个被让为是标准的主要改装是移去舰尾130毫米主炮和37毫米高射炮(AAA),而且以一套直升飞机悬挂装置和飞行甲板代替他们。

110号“大连”在现代化改装之后

在1980年后期中国在广州造船厂开始建造二艘051G型(G:Gai=改进)导弹驱逐舰。051G型与以前建造的单位比较排水量稍微增大(全部排水量3,750吨),广泛地配备有各种不同的新武器和雷达系统。165号“湛江”(Zhanjiang)最初配备标准051型武器系统包括六枚HY-2反舰导弹,而且在2003年接受一次主要改进去及强到装备十六枚YJ-81反舰导弹。166号“珠海”(Zhuhai)特征是改进声纳、八枚YJ-8反舰导弹和电子系统。一般相信该舰艇被当做一个测试平台,用于测试以后将在052型“旅沪级”(LuhuClass)驱逐舰上安装的系统。

在1990年后期,109号“开封”(Kaifeng)接受它的第二次主要改进,包括使用自动的双联37毫米高射炮(AAA)更换所有的手动双联37毫米高射炮(AAA),而且使用十六枚(四套4单元发射装置)YJ-81(C-801A)反舰导弹替换六枚HY-2反舰导弹。另外地升级包括新的火控雷达、诱骗箔条发射装置、新的指挥和控制系统,以及数据链。110号“大连”(Dalian)和165号“湛江”(Zhanjiang)是第二艘和第三艘已经接受类似的现代化升级。

165号“湛江”(Zhanjiang)在现代化改装之后

051型升级概要

三、驱逐舰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?

驱逐舰是以舰炮、水中武器以及导弹为主要武器,具有多种作战能力的中型水面舰只。它既是海军的传统装备,也是海军舰艇编队中突击能力较强的舰只。该型舰只主要用于攻击潜艇和水面舰只,同时,还可担负舰队防空、护航、巡逻、警戒、布雷、袭击岸上目标等任务。可是说,这是在海战中参战机会最多的舰种。

驱逐舰在军舰中属中等类型的舰只,一般排水量在2000吨到8000吨之间。航速则在30节到38节。武器装备因时代而异,现代驱逐舰大都装备有直升机、导弹和传统兵器,如火炮、水雷、鱼雷发射装置等。

据《中国大百科全书》记载,是英国的一名叫做亚罗的造船技师最早提出了建造一种战斗力强、速度快、能对付鱼雷艇的军舰,这就是驱逐舰。时间是1892年。次年,英国就建造起“哈沃克”号鱼雷驱逐舰和“霍内特”号鱼雷艇驱逐舰。从此,开创了一个新舰种。1900年,美国人建造出了“班布里奇”号驱逐舰,排水量为420吨,航速29节,装备了2门舰炮和两个鱼雷发射管。第一次世界大战前,英国、德国、俄国、法国等国家,建造了数百艘驱逐舰,使该舰种成为海军编队中不可缺少的舰只。这些舰只的排水量大都在1000吨至1300吨之间,航速在30到37节之间。装备的武器主要是,88到102毫米口径的火炮。鱼雷发射装置等。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,驱逐舰的排水量达到了2000吨左右,大战结束前,又提高到了3500吨。航速达到35节至40节。成为当时最快的战斗舰只。

战后,一些军事大国进一步提高自己国家研制的驱逐舰的排水量和战斗力。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建造的“米切尔”级导弹驱逐舰,满载排水量为5200吨,装备了航空导弹。70年代又建造了“斯普鲁恩斯”级导弹驱逐舰,满载排水量为7810吨,接近于轻巡洋的吨位。舰上装备了“鱼叉”舰对舰导弹、“海麻雀”舰对空导弹等现代化武器。

现代驱逐舰大都装备有直升机库和飞机起降平台,能搭载1至3架直升机。同时装有先进的雷达、电子对抗、卫星导航等系统。

我国研制驱逐舰的时间并不晚,早在1902年,中国就建造了“建威”和“建安”号驱逐舰,排水量达到了830吨,航速为23节,舰上装备了8到9门舰炮和鱼雷发射装置。从舰艇的吨位到武器装备,在当时都算得上比较先进的驱逐舰。但是,在一个向着殖民地衰变的封建国家里,不可能有持续发展的船舶制造业,也不可能有不断成长的海防力量。随着清政府的灭亡和腐朽的国民党政权的建立,帝国主义乘虚而入,摧跨了中国的民族工业,同时也破坏了中国的造船业。驱逐舰的建造也被迫中断。

新中国政权建立后,驱逐舰的建造和其他重要舰只一样被提到海军发展的重要日程。经过政治家和军事家们的共同努力,驱逐舰的发展和其他海军装备的发展一样,也进入了一个从引进、学习到自己研制的过程。

20世纪50年代初,根据中苏“六四”协定,双方达成了从前苏联引进4艘07型驱逐舰。当中国的代表到前苏联考察准备卖给中国的驱逐舰时,才发现人家卖给中国的都是1937年到1941年生产的老旧驱逐舰,在他们的海军中已遭淘汰。我方的考察与接收人员称这些舰艇是“废铜烂铁”。但是,主动权掌握在人家手中,如果不要,恐怕连“废铜烂铁”都得不到。无奈,中国只好买下了这4艘破旧的驱逐舰。

从前苏联买回的废旧驱逐舰,排水量为2166吨,主机为两台蒸气轮机,航速36节。武器装备是,主炮为单管130毫米口径舰炮,配备4门;双管37毫米口径炮4门;三联533毫米鱼雷发射装置两座。另配有深水炸弹发射装置、雷达和声纳等观察与通信导航设备等。经修理之后,这些舰只于1954年和1955年先后开回中国。这就是新中国最早的驱逐舰。它们在中国的海域又服役10多年时间。

50年代末,中国开始自己研制驱逐舰,由于遇到了经济困难,一度暂停。到1962年,该项工作重新开始。60年代中期,经中央批准,开始建造代号为051型的导弹驱逐舰。驱逐舰虽然不大,但是,涉及的技术复杂,材料要求很高,为此,有10多个工业研究所、工厂等承担了研究任务。所涉及到的有关材料有700多项,配套设备一千多种。经过5年的努力,051舰研制成功,经过海洋试验,达到了设计要求,并成功地交付海军使用。由于该舰是在大连造船厂建造的,当时该地的名称为“旅大市”,因此,051驱逐舰又名为旅大级驱逐舰。此舰的下水,标志着我国有了完全由自己制造的驱逐舰。

“文化大革命”结束后,根据051号驱逐舰在使用中暴露出来的问题,于70年代末开始建造改进型舰只。相继生产出“哈尔滨”号、“珠海”号等驱逐舰。使中国的驱逐舰的建造逐步跟上了时代发展的步伐。